2012-03-11

022* 戳一下【不能戳的秘密】媒體編

來源:中央社
共犯結構,就我的理解(因為我估狗不到定義,又很懶散查學術資料,所以只能不負責任地用自己的理解來說明。)在一個群體之中,有好人、有壞人以及普羅大眾的一般人。壞人因為作惡所以有罪,作為普通老百姓明知壞人作惡卻默不作聲、假裝沒看到也有罪,這就是共犯結構下縱容惡行的發生。

所以,你還要沈默嗎?

欸,公共議題很不是我會寫的風格耶,雖然我在某些小地方上正義凜然(好比有人在公車上吃東西),但這種關乎全民福祉的事,我都會覺得應該要閃開讓專業的來。但因為BOSS A傳來了李惠仁導演2011紀錄片【不能戳的秘密】,說想聽聽我的看法。

一個不小心就認真魔人上身了…Σ(´Д`lll) 相當瘋狂的就寫了兩頁的筆記與評論。是不是很瘋狂?

回到李惠仁導演的紀錄片【不能戳的秘密】中,問題牽扯的層面很廣,綜歸來說可分為政府學者農民媒體一般大眾這幾個大類,因為所學的專業是「新聞」,所以我單就紀錄片中討論「媒體」所應扮演的社會責任。我要先強調的是,現實狀況可能會更為枝微末節有更多的人事物在裡頭,但因為我現在並沒有處在媒體環境中,並且學疏才淺對太複雜的問題不太能思考,所以會把狀況單純化,回歸到是非對錯的基本質上,還請閱讀者可以把焦點集中在核心上。

紀錄片探討的是從2004年開始在台灣爆發的低致病性禽流感,在六年間經過政府的隱匿與學者的背書下,致使原本「低致病性」轉變成「高致命性」並且可能已經在地化,如果繼續漠視這樣的狀況演變,禽流感可能會成為人畜共通的疾病。

我簡單地畫了一個示意圖,來解釋整個事件中的「人物關係圖」。箭頭方向代表應負責任,A(政府)→B(農民)表示A應該對B負的責任為左邊黑色的字(輔導並建立產業制度)。箭頭指示的右邊紅字則是我看完紀錄片後解讀A→B所做的事,打上了「?」是因為我們不該從單方面說法下任何一個結論。

關於政府的責任,我想很多專業的人、名嘴都很會講,所以PASS略過。我比較有感觸的是看似好像沒有太直接關連的「媒體」,似乎把責任撇得一乾二淨。禽流感疫情的隱匿,事實上媒體就是最大的幫兇

容我八股一下,新聞被視為第四權(或稱第四階層)是有義務去監督政府,並將真相傳遞給人民。就像是執政黨要負責執行與規劃國家政策,在野黨的功效就是要檢視是否有做到好,是維持社會正義的制衡。但現在我們有嗎?

我觀察台灣媒體的淺薄真的就跟著閱聽眾的淺層趨勢而隨波逐流,假設今天爆發了禽流感疫情,A媒體(通常都是平面媒體)率先站出來質疑,B媒體(follower通常都是電子媒體)蜂擁而至,政府官員出來"駁斥"、"緩頰",拿雞肉出來吃一吃……喔,也就是我選為刊頭的這張照片,拜託新聞傳播室不要再用這個爛招了,你們這些說謊官員昧著良心的程度都讓我覺得,屎都敢吃了吧………。

然後,頂多攻佔新聞頭條3-5天,不斷地放送著政府官員們的說法(偶棉防疫機制迷有問題),農民的說法(謀啦,我的雞很健康),路人的說法(嗯,就最近都不敢吃雞了),網友的說法(網友發起了臉書活動,串連人數超過xx萬人),接著,可能會出來醉女星踹司機、新台灣之光林書豪超神…等新聞取代,再來沒有人知道到底禽流感的疫情被控制到什麼程度。

現在記者對於所謂的「新聞事件」後續的追蹤,就是到此為止。超乎我想像的淺層,就好比【不能戳的秘密】讓我聯想到先前大動作查緝的塑化劑風暴就真的結束了嗎?還是,也是如同被隱匿的疫情一樣,大事化小、小事化無的,直到幾年後有人因此而喪命之後,再被新聞拿出討論一番?

除此之外,從紀錄片還觀察到記者對於消息來源的調查也非常地草率,糟糕一點的就播一播官方說法,再不然就是開著轉播車嘟著麥克風比著養雞人家來個「記者實地走訪屏東的xx雞寮發現………」能比對官方說法與實際措施再深入農舍瞭解實況的,大概就只剩下紀錄片導演(通常是很冷門的那種)

查證新聞來源與對新聞事件的後續追蹤,是作為記者的最基本準則,讀過新聞學、專業倫理的新聞系學生們應該都知道,現實媒體的狀況是不是還是如此以此兩則準則為新聞中心,這我就不得而知。但缺乏這兩項基本準則,在我看來,那就是失格的新聞報導。

那麼,我們怎麼會讓這種失格的媒體報導24小時不斷地、不斷地轟炸我們的電視、電腦?

來源:大紀元報Getty Image

這篇結束前要平衡報導一下,新聞媒體的環境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這麼簡單,在截稿的時間壓力之下,要能夠維持新聞準則是很不容易的事,但那就是「專業」之所在。假設記者真的都能做好自己的本分,呈報上去長官否決不見報有兩個可能:一是「靠,死雞哪比得過豪小子!」;二是「ㄜ,農委會上個月下了我們250萬廣告預算」

關於第一點,我要套用Jobs的名言:「你不能全聽消費者的,因為他們並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!」新聞本身是一個商品,你要如何把這個商品賣給坐在電視機前的閱聽眾,這是作為新聞媒體單位自己要下足的功夫,一眛地怪罪收視率與閱聽大眾是相當缺乏專業的丟臉藉口。

再來比較嚴肅的第二點其實是新聞媒體界的「不能戳的秘密」,媒體要維持運作就必須要有收入,正所謂拿人的手軟,你怎麼能跟那個發錢的過不去呢!但倒楣的是,既然作為第四權(或稱為第四階層),那就和一般的士農工商不一樣,最後的那道防線要靠良知把持住。

雖然,在這個連政府、德高望重的學者都說謊的時代,靠「良知」把持似乎是天方夜譚,但這就是新聞記者的使命啊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